文:楊凱珊 綠色和平資深項目主任
不少人認為電力公司賣電賺錢,怎可能推動節能?不過,很多外國監管機構為了實現低碳願景,逐步改革電力市場,令電力公司由賣電賺錢,變成節能賺錢。社會減少用電後,電力公司仍可賺取合理回報,達致雙贏,可見電力公司節能乃大勢所趨。
政府在「節能藍圖」訂立未來十年降低四成能源強度的目標,卻沒有具體措施,要求用電最多的建築物節能。節能投資是提升現有建築物能源效益的其中一個關鍵,香港卻嚴重缺乏。政府耗支4.5億元的「建築物能源效益資助計畫」早在三年前完結。在利潤管制協議下,兩電投放共1億元,設立為期五年的節能獎賞基金,金額遠比政府的舊計畫少三倍,亦未知長遠有否有新資金投入。
節能在國際上已成潮流,但政府連月來推出的「電力市場未來諮詢」文件及「節能藍圖」乏善足陳,令市民大失所望。
綠色和平與城大能源與環境政策研究中心總監鍾兆偉教授,提出電力公司「1%節能目標暨節能基金方案」的建議,由政府每年承擔節能基金一半款額,其餘向商業用電大戶每度電收取附加費,基金申請者可獲五成資助,實施節能項目。基金由政府和電力公司共同管理,電力公司須嚴格審批申請,確保節能項目有效。由於節能有助減省燃料成本,假如獲批計畫的總成效,達到1%節能目標,電力公司可從基金獲得相等於0.5%燃料成本的金額作為獎賞,否則需向基金繳交等同1%燃料成本的罰金。
以中電為例,中電在2014年約售出330億度電,節能1%相等於3.3億度電。按中電五年發展計畫預測,2018年每度電燃料成本56仙計算,中電達標獎賞約有9300萬元,不達標罰金則是1.85億元。
此外,根據政府資料,香港每年節省1度電的平均成本約為5.2元,我們據此估算節省3.3億度電約需資金17億元。基金以五成配對形式批款,即每年需預備8.5億元供公眾申請,加上預備中電達標的獎金,基金每年共需9.6億元;一半由政府注資,另一半來自向商業大用戶每度電收取約2.4仙附加費(估計中電大用戶每年用200億度電)。
方案將節能目標、誘因和資金三者連結,形成強大的節能動力。可以想像,香港每年節省超過4億度電(包括港燈的目標),規模龐大,社會正好利用電力公司的專業知識,提升節能項目的質素,他們又有廣大的客戶網絡協助推廣節能。電力公司為避免受罰或獲得獎賞,必定全力達標。
對於一向享有電費折扣優惠的商業大用電戶來說,附加費等同加價,而基金亦開放讓他們申請,成為他們節能的誘因。同時,基金有助降低其他用戶投資節能的門檻,甚具吸引力。最後,社會對節能服務的需求大增,勢將刺激本地節能產業的發展。當全社會被捲入這股節能動力之中,才能真正做到全民起動。
分開處理電力市場和節能藍圖,如同精神分裂,無助香港走向低碳。電力市場未來發展諮詢在上月底結束,政府必須把握與兩電的談判,實現「節能藍圖」的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