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綠色和平最新消息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3284

為時裝界掀起革命

$
0
0
「你有多少件衣服在過去一年從未穿過?」歐、美興起的速食時裝,近年進駐香港,部分品牌成為新寵。一年八季亮麗炫目的新裝、排山倒海的宣傳,令不少人經不起一時衝動,購買不需要的衣物,結果每年就有逾11萬噸紡織物被棄置,相等於每分鐘拋棄約1400件T-shirt,足以鋪滿25000個香港大球場。除此之外,現時網購愈來愈方便,足不出戶也能購買世界各地的衣物。筆者的同事以前也愛淘寶和網購,然而每次收到貨物時,總是貨不對辨。儘管衣服價錢便宜,但真的是自己想要的東西嗎?

文:綠色和平項目主任 鄧敏琳
原文刊於 星島日報《綠色論壇》

你真的知道自己需要甚麼衣物嗎?你又有多了解身上衣物的來歷?自從「快速時裝」興起,每年全球生產約八億五千萬件衣物,由於在生產過程中使用了大量有毒有害化學物,既污染生產地的水源和土壤,甚至導致我們的皮膚出現過敏反應。港人買得多,扔得更多,過去五年,平均每年棄置逾10萬噸紡織物。而且政府沒有系統回收舊衣,致回收率大幅下跌,由2011年12%下跌至2014年3.9%。歐洲雖是流行速食時裝的地區,但英國回收率高達16%,加上回收舊衣的出路及市場狹窄,導致大量衣物白白送到堆填區,成為「大嘥鬼」。

愈來愈多時裝設計師痛斥「快速時裝」不但傷害地球生態,也傷害業界發展,愈來愈多時裝品牌為了追趕生產,互相抄襲,結果市面上的衣服款式大同小異、衣服質料愈來愈差、工人權益被剝削、人類付出沉重的環境成本。而時裝的生產者和消費者亦厭倦了「快速時裝」這種去人性化的生產方式。他們希望重拾衣物與人的關係,並減少傷害地球。雖然每次生產衣物都無可避免地消耗地球資源,然而,歐洲陸續出現可持續發展時裝店,設計師致力在生產過程使用有機棉花、避免使用有毒化學品及確保公平貿易,保障工人權益。

筆者去年到德國柏林旅行,驚嘆當地早已建立完善的「一條龍」可持續時裝銷售網絡,一間小店購入不同的可持續時裝品牌的衣服,如使用有機棉製作的上衣、不使用與動物相關材料的「素鞋」(Vegetarian Shoe)、公平貿易的牛仔褲等等。除此之外,當地的二手市集和二手時裝店亦發展得有聲有色,到這些市集和店舖「尋寶」已成為年輕人的一大休閒消遣。

位於大澳的本地時裝小店Earth.er,為香港消費者提供不一樣的時裝——無毒時裝,衣物由泰北村民以傳統手法用天然植物染色。設計師Benny也醉心將舊物升級再造(upcycling),如利用廢棄汽車安全帶製作布包肩帶。現時網上有不同的再造時裝品牌,如埃塞俄比亞的Sole Rebel用傳統非洲手工藝回收車胎舊物,再造成鞋子,幫助當地居民自力更生,身邊的朋友在網上訂購,笑稱只需四天便收貨,速度追上淘寶。

除了無毒及再造時裝,本地的「二手換物」的群組、網站及活動逐漸流行,例如「Jupyeah執嘢」由三個熱愛購物的女生舉辦,她們原本只是舉行三人換物派對,後來規模愈來愈大,定期舉行公眾活動,也設立網站讓市民換物。Free Sth的創辦人Alex亦提倡共享經濟概念,他早前製作「李嘉誠計算機」,只要輸入自己的月薪,就可以計算出李嘉誠花多少分鐘就可以掙到你的年薪,既然一眾「廢青」永遠無法成為金權遊戲的贏家,何不改變物欲觀念,過簡樸生活?Free Sth平台提倡「有Take有Give」,除了婚紗、結他,更試過送出劏好的鮮魚!社區更開始自發舉行換物派對,例如天水圍、鴨脷洲等,減少浪費之餘,也促進鄰里關係。

有說「購買是一種生活方式的投票」,當我們在購物時考慮環境、人權、公義,才有可能改變時裝界的生產方式,令它們向環保、永續的方向邁進。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3284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