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廣州馬拉松在上週六舉行,今年的主題是『名城、和諧、健康』,吸引了很多跑步熱愛者報名參加,其中一位選手就是特地從雲南來的鐘峪。她全程背著俗稱「機器肺」的 PM2.5 個體採樣器,邊跑邊測量 PM2.5 濃度。去年,鐘峪背同樣的 PM2.5 個體採樣器,跑畢北京國際馬拉松全程,測試結果令她非常失望和擔心,這也是促使她離開北京的原因之一。
這次,她特地邀請一位廣州朋友阿娣一齊揹著機器跑。阿娣是廣州本地塗鴉組合 FIREXRD 的成員之一,向來關注本土文化發展。阿娣因為在 2010 年得了一次很嚴重的肺炎,於是自覺要鍛鍊身體,開始跑步,他認為好的空氣跟文化空間同樣重要。
阿娣說:「我們廣州跑友非常擔心空氣污染對身體健康的影響。今年的馬拉松大賽線路和大家平時練習的 「九橋」線路非常相似,所以很期待這次的測試結果,可以給大家一個參考。」
鐘峪和阿娣全程六小時 42 公里都背著約 1 公斤重的 PM2.5 個人採樣器。採樣器模擬跑手的呼吸,每分鐘抽入 3 公升空氣,空氣中的 PM2.5 將被吸附在一張濾膜上。濾膜現已經送到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實驗室進行濃度及成分的進一步分析,兩個星期後將有結果。
此外,綠色和平同時以可擕式即時 PM2.5 讀數檢測儀監測迷你馬拉松(五公里)賽程沿途的 PM2.5 暫態濃度。結果發現本次馬拉松沿途的 PM2.5 濃度平均為 130 微克/立方米,超出國家日均二級標準 75 微克/立方米的近 1 倍,比世衛的日均標準 25 微克/立方米超出 4 倍。而在獵德大橋的暫態讀數更高達 141 微克/立方米。在這情況下,老人兒童及心臟、呼吸系統病患避免長時間高強度的戶外鍛煉。早前世衛更指出吸入 PM2.5 會增加患肺癌的機會。
鐘峪對結果表示失望:「我本以為南方的空氣會很好,當我跑到獵德大橋時,根本看不清『小蠻腰』。沒想到廣東的空氣也這麼差。這樣的空氣質素仍然對健康有嚴重的危害,更別說長期戶外鍛煉了。」
自國務院推出《大氣污染防治計畫》重拳治理大氣,京津冀各省紛紛制定配套實施方案,大力削減煤炭用量,力爭大幅度降低 PM2.5 濃度。但廣東省的配套方案「粵二十條」卻至今仍未出台。廣東作為中國經濟發展和革新的領頭羊,應該率先實現經濟和能源轉型,從根本上減少污染,設定煤炭消費減量目標,早日讓市民呼吸上好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