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和平最近發表的調查報告,揭發包括滙豐在內的18間跨國銀行集團,由2012年起替6家破壞雨林的棕櫚油企業籌集約1,400億港元資金,變相縱容它們繼續威脅印尼雨林和極瀕危的紅毛猩猩。
銀行擁有為誰提供融資服務的決定權,亦可根據銀行制定的政策,嚴格審查尋求融資的企業有否破壞環境;銀行更可在簽約前加入額外條款,要求企業不對環境作出破壞。令人失望的是,雖然滙豐有一套可持續政策,更有章節列明不會「為破壞森林業務融資」,卻繼續為毀林企業籌集資金。除了沒有兌現其保護環境的承諾,更違背公眾對環保、人權等社會議題的期望。
近年,公眾對企業社會責任的要求日益提高;銀行業界在擴展業務或提供服務時,加入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已是大勢所趨。例如網站 Move Your Money、Ethical Consumer會為消費者提供不同銀行在環保、人權等社會議題的表現實證,協助他們作出更有道德的選擇;又有如銀行監察組織 (BankTrack)這類團體關注銀行在伐林問題中的角色,以推動銀行發揮保護環境的影響力。
立足香港的滙豐亦需與世界並行,肩負更多社會責任,在經營業務時先考慮可持續發展的原則。而在推動企業改善政策的行動中,我們需要集結群眾力量,讓聲音變得更強大。
借力打力:藉著向銀行施壓,制止企業破壞環境
這並非紙上談兵,而是有實例證明。2015年,綠色和平動員支持者向西班牙桑坦德銀行 (Santander) 施壓,促使它停止向毀林的造紙企業「亞太資源集團」(APRIL) 借款,3個月後 APRIL 便承諾制訂「可持續森林管理計劃」。同年,我們重點在香港、台灣、英國同步發起連串行動,最終使到渣打銀行退出「卡米爾煤炭開採項目」,不再為這個危及澳洲大堡礁的項目擔任財務顧問。兩項例子足以證明,公眾意識到銀行對保護環境有一定的責任;而透過向資金來源施壓,絕對可以阻止企業破壞環境。
這是迂迴戰術,卻也是極有效的戰術。群眾力量能夠令滙豐正視您我的護林訴求,繼而終止向毀林企業借貸。這也不是唯一個戰術,我們也在印尼努力推動當地政府改善現行政策及嚴格執法,同時繼續要求更多棕櫚油消費品牌與毀林企業劃清界線。集結四方八面的壓力,定能令頑石點頭,推動更多棕櫚油企業承諾「不毀林」,最終,整個棕櫚油產業邁向可持續發展。
愛惜環境的您,為森林發聲今天可以參與的三件事:
- 加入聯署,促請滙豐接收守護雨林的訴求,停止為毀林企業融資
- 緊貼我們的 Facebook 專頁,第一時間響應最新行動
- 簡單一個分享,讓更多朋友了解滙豐正在助長毀林棕櫚油企業惡行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