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綠色和平專案主任 羅可容
沉迷購物、過度消費的情況舉世皆然,綠色和平從香港、中國大陸、台灣、德國及意大利的消費者研究發現,「需要」已不再是購物的理由,人們囤積的鞋、袋、配件遠遠超過實際需要。人們每天花很多時間購物,買回來的卻是不需要的東西。中國大陸的消費者平均每天花2小時網購,其中有一成,年齡大約30歲的女性,每天花逾3小時網購。
在網路討論區上,每次各大購物節後總見「剁手族」哀鴻遍野,直嚷「再買就剁手」,可是下一次折扣優惠時,卻又繼續大手入貨。相較於德國及意大利,東亞地區的消費者對網購的抵抗力較低,香港及中國大陸有近三分之二、台灣則近六成的消費者坦承「曾在上課或上班時間上網購物」。
需要很少,想要很多是沉迷購物者的心聲,六成的中國大陸受訪者、三分之二的香港受訪者和逾五成的德國、意大利受訪者亦承認,他們擁有的東西遠超實際需要。全新、未剪牌的衣服,掛在超過半數的中國大陸和香港人衣櫃裏——而台灣和德國、意大利也有超過四成的人,曾在衣櫃裏發現吊牌未拆的新衣。即使如此,熱衷購物的消費者依然故我,繼續買下他們不需要的新衣。
調查也發現,現今的購物習慣已然變成一種新的減壓和打發時間的方式,但購物帶來的快感轉眼即逝。約五成受訪者表示,購物帶來的滿足感維持不足一日;更有高達三分之一的東亞受訪者表示,當購物快感消失後,內心倍感空虛失落,想「愈買愈快樂」,最終卻「愈買愈寂寞」。衝動購物帶來的負面影響如同派對後的宿醉,令人身心俱疲。
現今社交媒體和廣告「鼓勵」人們衝動購物及過度消費, Facebook 、Instagram 、LINE、微博和 WeChat等平台,對刺激消費者購物慾的影響愈來愈大,這個現象在東亞尤其顯著。光是瀏覽Facebook、追蹤名人「血拼」的動態,便能激起消費者的購物欲望。調查發現年齡在20至24歲、具經濟能力的女性最易受情緒和社交媒體廣告影響而衝動購物。
美國社會觀察家/教育學者琴.基爾孟(Jean Kilbourne)曾著書《致命的說服力》(Deadly Persuasion: why women and girls must fight the addictive power of advertising),批評時下廣告無孔不入地操縱觀眾,尤其是女性,說服她們透過消費建立自信,透過購物彰顯自我價值,繼而擁有自己所渴望的人際關係。「它是妳最好的朋友」這類廣告標語,不論是在歐洲或亞洲,我們都絕不陌生。
「物窒感」(Stuffocation)是英國趨勢觀察家詹姆斯・沃曼(James Wallman)為消費主義掛帥的現代社會所創造的新詞。當逛百貨公司或購物網站成為週末主要的消遣,人們的生活被每次購物旺季支配、操控;購物限制了人們找尋樂趣的想像力,蒼白如同「缺氧」的生活,正是以消費為中心的社會現況,這也是絕大多數的商人希望人們維持的生活方式。
廣告不會告訴你商品製造過程中對環境帶來的影響;廣告不會告訴你在速食、低成本營運模式下,企業剝削勞工的真實面貌。在24小時無間斷的促銷轟炸,你只看得到天堂般的美好願景。事實上,廣告的背後,讓我們付出遠超過吊牌所顯示的金額,甚至是金錢無法償還的代價。
要從「購物、空虛、再購物」的惡性循環中解脫,我們必須更謹慎地購物。每次購物前,給自己兩分鐘的時間冷靜,審慎使用金錢,好好看管銀包,先回想上述消費者調查中提到廣告和促銷可能帶來的誤導,留自己一個獨立思考的空間。
購物絕不是獲得生活樂趣和充實感的唯一來源,最深刻的體驗往往來自與人、與自然真實的相處中。擺脫對物質過度渴求的束縛,整理和珍惜自己擁有的一切,當重新審視「物」與「我」之間的關係時,你的生活將變得更豐盛,不被物品吊牌標籤定義,開始減法生活,迎來加法人生。
了解更多減法生活:http://act.gp/2q2psaT